“火車跑得快,全靠車頭帶”,走好鄉村振興的共富路,需要有想法、有干勁的農民來當“領頭雁”。如今,我縣涌現出一批家庭農場,依靠效益農業、規模種植,不但獲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,還帶動了當地農業產業發展。今天的《我的共富小目標》,帶你了解家庭農場主的致富之路,來聽聽他們的共富小目標。
李杰民是土生土長的岱山人,2012年,當時已有一定農業生產經驗的他,來到高亭鎮南浦村,開始種植蔬菜和水果。最初幾年,李杰民自己包攬了種植、管理、銷售等所有事項,由于精力有限,難免顧此失彼。后來根據農場的實際情況,他嘗試和其他農戶聯手,采用“半訂單”模式經營,自己則集中精力做好銷售。
在找準產銷模式后,農場的銷售也逐漸穩定下來。2018年初,為了進一步拓寬市場,李杰民加盟“菜籃子”工程,在高亭長河路開了一家菜籃子供應店。如今,一年下來,農場年利潤有五六十萬。此外,他還幫助困難農戶銷售自產蔬菜,解決他們的“銷售難”問題!拔易约阂彩钱斵r民的,知道銷售的難處,所以會力所能及地幫其他農民銷售蔬菜!崩罱苊裾f。
去年年末,李杰民還更新了農場內的肥水一體化設備,安裝了噴灌系統,農場逐漸走上機械化、節能化種植之路。另外,隨著銷售渠道的穩步拓寬,李杰民計劃著聯手更多農戶拓渠道、展銷路。
位于岱東鎮沙洋村的舟阜家庭農場,農場主張世棟依托沙土資源和環境優勢,摸索出適合芹菜、蘿卜、生姜等作物種植的栽培法。去年,他又投資100多萬引入智能溫室大棚,澆水、升降膜更加便捷。有了種植技術和專業設備的支撐,張世棟的“錢袋子”也慢慢鼓了起來!耙荒晔杖胱钇鸫a多了十萬。今年買了一輛新車,是帶冷氣的保溫車!睆埵罈澬χf道。
想著附近的東海郊野公園正在建設中,張世棟也積極籌劃著農旅融合項目,打算在今年擴大大棚的種植面積,引進藍莓、圣女果等新品種,待日后推出“自由采摘”。
張世棟在農業種植經營上的成功,也讓他在當地小有名氣,附近不少農戶時不時會過來向他取經,“什么都不保留,只要我會的都會告訴大家。反過來,我有問題了也是一樣的。共同富裕了,大家都高興!贝緲愕脑捳Z傳遞的是農戶們在共富路上的珍貴承諾,守望相助的情懷在共富路上,將繼續延續……